最近一直有疑惑
為何在新竹的路上
雨天後常看見路上出現白色的泡泡
我一直以為是空氣太差造成的
但是後來查了查
似乎是跟乳化劑有關
但是正確性如何
我實在是不知如何驗證呀
網路上查到的說法有三個
個人覺得第三個說法比較可以參考
1.
雨水致地熱氣上升時形成的水泡,這些水泡破滅後與地面灰塵溶合後又形成白色泡沫。
2.
下雨後道路上出現白色泡沫,很可能跟炎熱的天氣有關。由於路面,尤其是瀝青路面非常乾燥,下雨之後雨水蒸發
在路面形成一層白色泡沫。由於熱氣上升形成泡沫,瀝青的油分在水泡表面形成了一層保護膜
使水泡不容易破碎,從高處看路面,就像是浮起了一層白色泡沫,其實僅是水泡而已。
3.
現代路面施工中,為了增加材料黏稠性,減少環境污染,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劑,學名叫瀝青乳化劑。
陽離子瀝青乳化劑從1990年開始,大規模使用於路面建設。
陽離子瀝青乳化劑的溶解溫度大約60-70攝氏度。
下大雨時,雨水迅速堆積在路面,由於重力作用,水流入路面上的小孔洞,
同時將孔洞內的空氣擠出,形成氣泡。
如果是寒冷的冬天,路面材料中的瀝青乳化劑不會析出。
但在炎熱的夏季,會有一部分乳化劑析出,停留在孔洞內,與空氣同時排出,這時候遇到水流中的漩渦
就會像洗衣粉那樣,產生白色泡沫。
由乳化劑與水形成的泡沫,不能食用但與皮膚接觸不會具有腐蝕性,是安全的。
僅供參考拉~~~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